- 听众
- 好友
- 收听
- 性别
- 保密
- 在线时间
- 小时
- 精华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|
本帖最后由 恳谈李 于 2012-5-24 19:10 编辑
淡定123 发表于 2012-5-24 16:52 
不好意思,这几天很忙,一直没有过来,我觉得手抖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是个性缺陷,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,我曾 ...
淡定,我写那篇你所链接的文章,已经十多年了。那时候,我的主导治疗思想,还比较多地依重于精神病学诊断系统为基础的一些行为认知治疗。文章所论的应对方式,在现在的我看来,还是有些缺陷的。不好意思地说。
如果是今天,我来重新认识问题,我或许会提出不同于那时候的应对;我想应当找到更深刻的原因,更持久的可靠而稳定的处理办法。
这么说,不是否定过去的方法的有效性;只是说,那些方法(以及方法中所蕴含的原则),有可能是针对表面症状的,因而其有效性并不是太高,稳定性与可靠性也相对不足了。
新的应对,必有新的思维。新思维涉及新的治疗理念,也涉及我个人在专业治疗中的成长。
现在,我认为,要从根本上处理手抖这样的有嫌“神经症”(“强迫症”)的问题,我们需要全面收藏当事人的个人成长史,其背景和历程,在此基础上,我们做一个纵向的剖析,系统地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与过程,通过一些深入的解释与互动,促成当事人对问题形成和发展的理解,产生领悟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还需要由它找出一些可操作的实施办法,进行一些强化训练,最终达成症状的完全消失。
我在临床上运用较多的方式,主要是针对当事人的虚荣心有关的社交训练,沟通训练,自信心训练。
具体怎么做,却是一言难尽了。
专业咨询中,当事人会有自己各自不同的体验。一般的体验是这样的:“哦,原来如此啊。”“这个过程我蜕了一层皮,太艰难了。不过我觉得很值得。”
我就说这些了。再次感谢淡定你的分享。
在此也祝愿同行中的另两位朋友,与霜晴的互动顺利发展下去,心有所期,手有所获!
|
|